您现在的位置:九州华夏国医网 >> 行业资讯
【二十四节气特别策划】“冬天进补,开春打虎”,这些养生药膳吃起来
来源/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11-07 13:51:44     浏览次数:1865

20241107215150746.png

编者按:11月7日立冬,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起始。立,建始也;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立冬,意味着阳气开始闭藏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,养精蓄锐,为来年春天做准备,气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。民间历来重视冬季进补,认为立冬后是食补强身的最佳时机。本报八版特邀专家解读立冬民俗和养生妙招,为您带来冬季进补的实用建议



立冬民俗与中医养生妙招

广东省中医院黄宏强

立冬寓意着冬季的正式降临,人体亦随之步入初冬节奏,阳气内敛,潜藏于内。人们需适时调整作息,顺应天时,早睡晚起,确保充足睡眠,助力阳气潜藏与阴精蓄积。同冬眠之兽一样,人体亦需减少剧烈运动,保持心境平和、恬淡寡欲,如此方能神气内敛,促进阳气涵养。此时万物凋零、景象萧瑟,易引人感伤,心生抑郁,加之日照渐短、寒风凛冽、冷空气频至,人体易受外寒侵袭,导致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风寒之症频发。因此,立冬之际,我们更应注重身心调适,既要防寒保暖,又要养心安神,以健康的姿态迎接冬日的到来。

立冬民俗

立冬补冬

立冬时节,大自然进入万物休止、养精蓄锐的冬眠前奏,草木凋零,蛰虫深藏,为来年春天的勃发生机蓄势。人类虽无冬眠,却有立冬补冬的传统习俗,以食补的方式迎接寒冬。在这个滋补的黄金时期,百姓多选择温补元气的食材,如鸡肉、牛肉、羊肉等,以增强体质,抵御严冬。在粤东地区,汕头市民更有独特的立冬食俗,他们会用莲子、蘑菇、板栗、虾仁及红萝卜精心烹制出“炒香饭”食用,不仅暖身,更添一份温馨与满足。

冬酿黄酒

在中国,立冬之日启动黄酒的酿造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风俗,承载着人们对福祉的祈愿。从立冬至次年立春,被视为酿造黄酒的最佳时段。黄酒不仅以其独特风味受人喜爱,更因具有活血驱寒、通经活络的效用而被视为冬季的佳酿。随着天气渐寒,将几片姜加入黄酒中煮制饮用,能活血祛寒、通经活络、温阳御寒,既为冬日带来一股暖流,又让人体经络畅通,温暖过冬。

冬季重在养“藏”

中医智慧告诉我们,冬季养生重在“藏”,意在潜藏阳气,以备来年春季的生发。有了足够的阳气潜藏,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初春寒湿之邪的能力,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。民间习俗中,立冬补冬,正是为了温补阳气,顺应这一自然规律。

在饮食上,立冬时节需遵循温而不燥的原则,以应对初冬寒邪与秋末燥邪交织的情况。鸡肉、牛肉、羊肉等温补食材,以及党参、枸杞子、巴戟天、黄精、陈皮、山药、大枣等药食同源之物,均为不错的选择。同时,防寒保暖是护好阳气的关键。寒为阴邪,最易伤阳,足部、背部、头颈部等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,需特别加强保暖措施。

此外,随着天气转冷,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,加之家中年轻人多外出工作、学习,导致老年人易面临长期的独处状态。此时,家人应多陪伴、多与之交谈,以排解冬季寒冷孤独气象带来的不良情绪,共同度过一个温暖而健康的冬天。

中医养生妙招

睡前沐足祛寒邪

材料:桂枝20克,艾叶30克。

功效:温阳驱寒。

操作方法:取桂枝、艾叶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~40分钟。药汁倒入泡脚盆中,待温时(水温45℃左右为宜)开始泡脚,每次10~15分钟,1周2~3次。

搓热腰骶

部位:腰骶部。

功效:温补肾阳。

操作方法:搓热双手,用手掌从腰部缓慢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为1次,操作100~150次,搓至局部皮肤微微发烫为度,每日1次。

立冬辨证进补药膳举隅

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邓沂

冬季适合进补有两方面原因,一是由于气候寒冷,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需求较高,二是此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,故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而且还可把补品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吸收储存,为来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。所以,民间有“冬天进补,开春打虎”“立冬补冬,补贴穷空”等养生谚语。进补的方法有食补与药补两种,食补用食材、药膳,药补用药物、药剂,而不论食补还是药补,均应遵循辨证进补和不虚不补的原则。以下介绍几款应时辨证进补的药膳,供大家选择。

景天锁阳酒

制法及服法:取红景天、锁阳各60克,黄芪、党参各30克,当归20克,枸杞子50克,用50度左右白酒3500毫升浸泡2周后制成。每次饮10~15毫升,每日中餐、晚餐各饮1次。

功效:本方有益气助阳、补血益精、强健体力的功效。适用于气虚、阳虚体质,冬季或立冬节气前后出现神疲乏力、不耐劳累、畏寒肢冷、易于感冒、出汗较多等的调补。亦适用于运动过量、身体过度劳累等所致身体疲惫、肢倦乏力,以及大病重病之后气血虚衰引起的精神不振、身疲肢倦、头晕目眩、心悸失眠的调治。

阿胶胡桃膏

制法及服法:取阿胶250克,核桃肉、黑芝麻、桂圆肉各150克,去核红枣500克,黄酒50毫升,冰糖(敲碎)250克,按浸泡、煎煮、浓缩、收膏的步骤制作成膏。空腹,每次吃1~2汤匙,一日1~2次。

功效:本方为民间验方,有养阴补血、美容抗衰、润肠通便的功效,适用于血虚、阴虚体质,冬季或立冬节气前后出现乏力肢困、畏寒怕冷、面容憔悴、大便干结、夜寐不安等的调补。经常食用,有改善睡眠、增强体力、美容抗衰的保健作用。

归戟羊肉汤

制法及服法:先取羊肋条肉1500克,洗净、切块、开水焯去血污。当归、巴戟天各5克,润软装入纱布袋、扎紧袋口。再将羊肉块与纱布袋和枸杞子、红枣、生姜片各10克与适量的葱段、黄酒、沸水放入炖锅内,用小火炖1小时。捞出纱布袋,弃除姜、葱,加精盐、胡椒粉调味即可。佐餐食用,食肉喝汤。

功效:本方由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“当归生姜羊肉汤”改创,有温阳散寒、养血补虚的功效。适用于血虚、阳虚体质,冬季、立冬节气前后出现脘腹冷痛、大便泄泻、畏寒怕冷、四肢冰冷、面色青黄等的调补。也适用于妇女痛经、经量偏少、经色暗红,以及冠心病胸闷胸痛、面色青黑、舌质淡暗的调治。

鸡药汤

制法及服法:取土鸡一只(约1500~2000克),宰杀后洗净、斩块,焯水后放入炖锅或蒸钵中,再加党参、黄芪、桂圆肉、枸杞子各15克,陈皮、生姜片、水适量,炖或蒸熟,撒上葱花与精盐、胡椒粉适量即可。佐餐食用,食肉喝汤。

功效:安徽芜湖地区,每逢立冬前后有喝鸡汤,特别是加了药食两用补益类中药的鸡汤(即“鸡药”)的习俗。本方有益气补血、温阳散寒的功效。适用于平和体质立冬节气前后的进补,确有增强体质、御寒防冷及减少冻疮、外感疾病的保健价值。

百合莲子粥

制法及服法:先取干百合、莲子各25克(鲜百合增倍,洗净),用热水泡软,莲子去芯。锅中放入大米150克,加水、百合、莲子,大火煮沸,改用中小火继续煮至粥熟,调入冰糖即可。随意食用。

功效:本方为民间验方,有养阴清热、宁心安神、通畅二便的功效。适用于冬季人们活动减少、取暖无度、恣食肥甘厚味食物,或一味补阳,致使阳热偏盛、损伤阴液所致的口干舌燥、咽喉不利、轻微咳嗽、夜卧多梦、睡卧不安、便干尿少、排便不畅等的调补。


来源|中国中医药报

如有侵权请告知 及时删除


上一条: 立冬养生
返回列表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