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九州华夏国医网 >> 学术交流
三部小肠.绪论
来源/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4-20 13:42:11     浏览次数:45

三部小肠绪论

(一)小肠和胆之间的关系

       小肠是十二经脉之根,脐为一身之中枢,小肠乃是脾胃之要地,心经又与小肠相表里,与全身脏腑经络密切相关,脐通五脏,真神往来之门户,直通小肠,为保生之根,小肠是肾间动气之根,小肠是元气的源泉,脐和小肠是经络之要枢。气为血帅,血为气母,小肠为气血之母。
人就像一颗大树,小肠就像大树的根,食物就是营养土。例如,常食冷饮引起的慢性肠炎,是不会正常吸收营养的,所以阳气就不会上升,毒气、毒素就会从此而生,进而导致体内中毒,中毒后形成腹内硬块。硬块形成后小肠率先工作不正常,产生胃胀、胃反酸、胃痛、胃不知道饥饿,还可以引起胃气上逆、胃寒、胃热、胃阴不足等。这是为什么呢?胆气下降依附于胃气下降,胃液为酸性,胆汁为碱性,酸碱在小肠内中和。如果胃气上逆,就是胃酸上逆,而胆汁下行无胃酸中和,碱性胆汁将损伤小肠;如果胃气上逆,带动胆气也上逆,则胆汁返流入胃,这就是胆火犯胃,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。
     我们中医理论里有“阴成形,阳化气”之说,我已采用了36年的“小肠升温法”,对功能性心脏病实现了100%的治愈率,对器质性病变的心脏病,经过较长点时间的治疗,也可以达到90%以上的治愈率。此治疗方法适宜所有人群,没有任何毒副作用。比如胆气下行,如果无胃气下降的支持,胃气上逆之力又不足,以致胆气上逆,则胆气不上不下,胆汁瘀积在胆囊之中。六腑以通为用,不通则病,久之,胆囊壁自然毛糙,形成慢性胆囊炎,严重的还容易形成胆结石。我们可以看到,胃酸、胆汁在小肠内的中和是多么的重要,只有酸碱平衡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。消化系统没病,心脏就不会有病,这是定律。

(二)小肠和肝脏的关系

     看看肝脏的功能。肝属木,主疏泄,主藏血,肝藏魂,主谋虑所出,肝开窍于目,肝主筋,其华在爪,在志为怒,在声为呼,在液为泪。
我发现在临床上,除了情志抑郁所致的肝气郁结外,还有肝胆器质性病变,也可以导致肝失疏泄,出现肝气郁结,比如胆结石、脂肪肝,就存在肝气郁结的病机。病因多种,都能导致肝气郁结,肝脏疏泄失常,结果相同,凡是肝胆病,没有一例消化功能良好的,也没有一例大便正常的,多数肝胆病患者都消化不良,大便不正常。中医理论里有肝肾同源,肾主水,因小肠积块在肾脏的前方,积块是寒凉的,肾水没有阳气的动力,就不能解肝郁化火之毒。如果想治肝胆病,除了用治疗肝胆病的药物外,必须将肾积块温化开,肾阳才能将肾水送到有用的地方,才能使肝火熄灭,肝胆热毒才能得到治疗,这就说明,没有肾水就没有肝胆湿热的治疗,所以治小肠积块是必须的。
     我在临床上,常常碰到肝火旺的病人,病人心情不好,脾气急躁,遇事稍有不顺,则发怒火,这都是肝虚的缘故。其实就是肾水不足,不能滋养肝脏,所以肝脏就容易化火了。因此,治疗重点不是清肝火,而是补肾水,肾水足了,肝火就灭了,就不在亢起来了,肝阴血得到滋养,心脏阴血也就得到补充。这就需要把肾脏前方小肠积块温化开,提高肾阳的动力,把肾水送到肝脏去,源远流长。

(三)小肠和心脏的关系

看看心脏的功能,心主血脉,心藏神,其华在面,属火。
(1)既然属火,就存在火力过旺,与火力不足,临床上称为“心火亢盛”和“心阳不振”。心火亢盛的患者就会出现心烦热、焦躁不安、失眠、口舌糜烂、口渴喜饮、舌尖鲜红的表现;心阳不振的患者具有畏寒肢冷、胸闷、胸痛、面色苍白、食欲减退、抵抗力差、经常感冒,此类患者心脏没有火力,就好比冬天的太阳热量不足,人体就会格外的怕冷,经常手脚发凉,背心发冷。
(2)心主血脉,就存在阴血不足,临床称为“阴血虚”,心阴虚又称阴血虚。患者以心悸、心烦、失眠、易惊、健忘、盗汗低热,五心烦热、口干等症状。
(3心神失养的患者以精神恍惚、心神不宁、悲忧善哭、失眠、多梦为主要表现。
(4)心气虚因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、心气耗损,或病后体虚。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、气短、自汗、胸闷、胸痛、面色苍白、体倦乏力等。
(5)血脉瘀阻的病人有胸闷、心悸、嘴唇青紫、舌质青紫的表现。临床证明,心脏病患者,没有一例肠胃是正常的,每例心脏病患者小腹内都有硬块。
     我们学中医的都知道,心与小肠相表里,心脏属火,是脏腑阳中之阳,小肠属阳,那么小肠有硬块了还属阳吗?硬块本性是寒凉的,有硬块的存在,心火就不能下交于小肠。小腹硬块为什么是寒凉的?就是胆汁和胃酸不能在小肠中和的原因。反过来再说营养的问题,小腹有硬块是不能正常吸收营养的,营养不能被吸收,气血就会亏虚,心脏病也就形成了。以心脏病患者为例,吃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,显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,小肠是吸收单位,小肠工作不正常了,气血也就亏虚了,我们的脏腑就没有充足的气血和营养物质的供应。小肠硬块的存在,使小肠不能产生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,利用口服药是不能从根本上补充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都知道“救急不救贫”,贫穷不是救济能解决问题的,脱贫才是关键!让贫穷的人有能力创造财富,这样才能脱贫。心脏病人也是一样,小肠正常了,也就有了气血,心脏也就健康了。

(四)小肠与妇科的关系

     小肠积块是寒凉的,小腹部是冲脉、任脉和督脉异流之间。冲脉起于胞中,小腹寒冷能引起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附件炎、盆腔炎、白带过多,严重的还可以形成子宫内膜异位、宫颈癌等。我们在切脉过程中,会发现尺脉弱或没有,实际就是小腹寒凉有硬块了,而目前大多数的中医只提到“肾虚了”,姑且不提是否分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,有多少中医去想“肾为什么虚”呢。通过以上疾病的治疗,我们可以看出解决小腹寒冷的硬块是疾病治愈的关键。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温度是可以消炎的,肾脏如果没有处在寒凉的环境下,肾脏的阴阳就可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。

(五)小肠升温法的运用

     小肠肚脐既然是十二经脉之根,那么就可以从小肠治疗各种疾病,利用“小肠升温法”,把小肠寒凉硬块温化开,让胃酸胆汁重新在小肠进行中和,把身体内的毒气、毒素进行清理,排出体外,使五脏六腑恢复正常。之所以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治疗多种疾病,是因为85%的毒素是从肠道进入人体的。例如,毒素进入颈部淋巴就会肿大,进而引起颈椎痛、背痛、肩周炎、头晕、头痛等症状,利用小肠升温法,提高温度液化,燃烧毒素,治愈疾病。人体是靠提高温度来加快新陈代谢的,提升体温是加快毒素排出的必要前提,当体内积累的毒素已超过人体的承受限度时,不采取一定的方法就无法将其清除。身体热度会像催化剂一样,迫使毒素液化渗入血液,然后被输送到排泄器官,通过肠道、膀胱、肺、皮肤等途径最终排出体外。
     “小肠升温法”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三步,首先,用分解胆汁的药物进行小肠温化,主要目的清理肠胃;其次,利用肝肾同源的药物温化清理肾积;最后,利用肾肠修复的药物进行补养修复,回复脏器的正常功能。这样就调节了五行相生的关系。这些治疗方剂用药都是通过肚脐给药,解除了患者对服用中药汤药的恐惧。

上一条: 四部小肠.绪论
下一条: 二部小肠诸论
返回列表页